3.15 打假指南 AI人工智能的优劣
发布时间:2021-3-17 8:58

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向“信息安全”重拳出击,人脸识别、简历贩卖、信息搜索、手机清理软件等滥用事件通通被曝光。

01 被滥用的人脸识别系统

315 记者在全国多地先后调查了 20 多家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商户,所到之处,人脸识别信息均被偷偷获取,没有一个商家明确告知,征得同意更是无从谈起。

而科勒卫浴也在全国上千家门店安装了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消费者只要进了其中一家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被摄像头抓取并自动生成编号。

其中,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透露,这种摄像头已经安装了几十上百万个了。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薛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平台目前拥有的人脸数据量已经上亿。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规定,收集人脸信息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

02 伸向简历的黑手

智联招聘声称拥有 1.8 亿用户,视用户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为自己「生命线」。然而在一个名叫「58 智联粉」的 QQ 群里,315 记者向一位买家支付 7 元,便买到了一份智联招聘上求职者简历。

简历上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等信息一应俱全。

而企业账户( 伪造的资质申请也可以通过 )只需要氪金办会员,就能无限制下载到这些简历。

严查企业资质这个就不说了,其实对于那些存在异常操作,比如短时间大量下载简历的企业,也是可以通过技术实现监管的。

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分子一方面通过企业账户获取简历;另一方面通过 QQ 群,批量购买简历。通过这样的途径,大量的个人简历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入了不法分子的黑手。

03 老人手机里的安全

70 多岁的李女士通过智能手机看新闻、小说时,手机屏幕总会自动蹦出一些「安全提示」:「病毒」「垃圾」「内存严重不足」,按照提示李女士清理了手机,但她发现这些「安全提示」越清理越多,手机越用越慢。

这些软件表面在清理垃圾,其实背地在读取手机里的信息。一旦相信并且点击安装,那软件直接会打出捆绑安装, “ 一拖三 ” ,导致越清理手机广告越多,越清理手机越慢。

工作人员提示:这些数据信息对老人们进行用户画像,给他们被打上“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于是,各种低俗、劣质,甚至带有欺骗套路的广告和内容就会源源不断地推送到老人的手机上,使得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

04 虚假医疗广告

记者在UC浏览器上搜索“减肥”“降血糖”等关键词,搜索结果的前几条都是网友分享治好疾病经历,说自己得了某位老师的医治,按照老师的方子,很快就稳定了,还附上了老师的微信号。

记者微信添加了这位老师,对方简单询问过病情后,就向记者推荐“白背三七诺丽果粉”。记者发现,这只是一款普通食品。

不仅是UC浏览器,在360搜索也有不少类似的广告。

近年来,315 晚会针对互联网中的虚假广告问题进行过多次报道,2020 年 3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强调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医疗、药品等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广告。

这些广告又是如何改头换面,登上浏览器呢?

原来这样的广告,就算厂家没有资质也可以发。记者只提供了微信号和产品类型,代理公司很快就生产出了一篇内容为减肥、降血糖的广告和一篇快速问医师的专家答疑。

05 AI人工智能的价值

人工智能在使用的道路,一直是把双刃剑,关键看挥剑者是如何的,在教育方面,人工智能起着很大的用途。

《科学》杂志曾预测,到2045年,全球平均会有一半的劳动岗位被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未来已来,即便是在今天,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也已远超我们的想象。在此背景之下,人们愈发深刻地取得共识,人类所独有的创造力、同理心、想象力和情感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取代的。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指出,“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等将成为人的必备能力。

06 AI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则为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一方面,“通过AI(人工智能)和BT(生物技术)的结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特征,实现学习场景的可感知、学习者的可理解、学习服务的可定制。

未来的教育,人工智能将带来无限可能,但也挑战无限。“我们现在最大的挑战是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和人工智能与活生生的人之间如何建立连接,并在这种连接中如何保护我们人的根本属性。“教育要特别增强人和人工智能打交道以及控制人工智能,让它发挥为人类和人类生存环境服务的能力。”

首先,要建立对人工智能素养的基本要求。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形成不同的要求;在达成全球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各层次毕业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就业和生存发展适应力的相关标准;

其次,是要建立基础性的人工智能伦理标准;

最后,是需要强化可转移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职业是迅速变化的,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教育必须强化学生可移植、可携带、可转移能力的培训,这是教育的进一步强化,来保证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学习的同时,也把社会发展推向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在人工智能时代,孩子要掌握机器的底层思维逻辑,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